法兰西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纯技术角度讲,石油比起煤炭有着巨大优越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o3o36lc.html

引言

欧洲人“发现”北美洲时,希望发财的人迅即奔往南部,或到纽约或费城;只有把宗教信仰看得比物质享受重要的人,才对新英格兰地区感兴趣。有些资源贫乏的地区,的确靠着工业而致富,但当时的新英格兰地区面临了数项人为障碍:英国的殖民政策,把北美殖民地限定为原物料的供应区和制造品的进口区。

因此,新英格兰最后成为英格兰以外,第一个娴熟驾驭从机械化纺棉到黄铜生产等多种领域之新科技的地区,究竟是如何办到的?有一部分原因在于该地天然和人为上的劣势,共同促使它免走了一些前工厂时期制造业的冤枉路。乍看之下,新英格兰地区似乎足够让一些自给自足的拓荒者安然活着,但发展潜力差不多也就是如此。这里的生长季节短,地质多岩,西边的丘陵、森林不适人居;煤、铁矿也缺乏。移民结合当地原住民和自己的农耕方法,开始生产足够温饱的粮食。

事实上,作物收成颇丰,而且该地区既没有旧世界的传染病,且没有肆虐南方诸殖民地、以蚊子为媒介的疫病,因而,到17世纪末期,新英格兰人可能是全世界预期寿命最高的人(另一个可能荣膺此头衔者是日本人)。新英格兰地区的人口增长也很可观,从年的三万三千人,增加为年的七十万人。但人口迅速增长也可能意味着生活变得艰苦。

事实上,在头几波清教徒狂热分子移民来新英格兰后,尽管这里可以让人活得很久,再吸引来的移民并不多:年的人口,超过九成是年前移民来此者的直系后裔(包括纽约、新泽西、宾夕法尼亚在内的大西洋岸中段地区,吸引到的移民更多,美南则当然引进大批非志愿的移民)。新英格兰人很早就知道,他们的收成扣掉自用,剩余非常少,很难有余钱再买许多别的东西。年,马萨诸塞地方议会已开始呼吁居民提高衣服、鞋、靴、玻璃、铁器的产量,因为该殖民地与英格兰的进出口贸易处于入超。

南方外销烟草,后来外销棉花,大西洋中段地区的殖民地,作物产量更大,外销西印度群岛上的种植园。这计划如果成功,新英格兰大概很快就会发展出“原始工业”风貌,也就是当时在西欧许多地区(和亚洲许多地区)愈来愈普见的风貌:村子里许多人家由于自有土地太少,光靠种田无法过活,但借由纺纱、织布、制造屋瓦和其他生产活动供应市场所需贴补生计,而这些生产活动往往受商人的指导,由商人借予他们必要的工具、原材料,该商人也购买他们所产的部分粮食。事实上,冬天漫长的新英格兰地区,正适合从事这些生产活动。

但两项关键因素破坏了这计划。首先,西边(特别是日后成为纽约州北部的那个地方)有许多空地,提供了虽不大受欢迎但还可以接受的出路。其次,英国国会禁止北美殖民地从事大部分的营利性制造业:若要发展制造业,所需的原材料(从棉花到铁)必得进口,因而这禁令执行起来出奇顺利。新英格兰地区的农民从事削木头、编织等活动,自行生产自家所需物品,压低生活开销,但在乡村,以贩售为目的的制造业从未发展起来。

如此一来,对某些人来说,生存就有困难。举例来说,有群兄弟,因为原养活父母绰绰有余的农田,已无力再供养他们兄弟个个成家后的所需,于是离开家园,这时就面临了生存难题。森林和大海为这困境提供了出路。造船业乃是英格兰所乐见在这些殖民地发展起来的产业,因为英格兰本土森林经过长期砍伐,到17世纪时已无法提供足够的造船材料。新英格兰地区多的是树,还有许多便于运送原木和为锯木厂提供动力的河川。新英格兰人造船,也开始积极利用所造的船。

最初,新英格兰人从前来他们海岸捕捉鳕鱼的欧洲人手中,抢下了不少捕鳕业。(鳕鱼易于加工保存,在欧洲本土成为愈来愈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因为欧洲土地愈来愈难取得,肉价随之愈来愈高。)一旦必要的船只和技术有了基础,愈来愈多新英格兰人投入捕鲸业和海上货运业。如果可以选择,新英格兰人大概比较喜欢从事织布或其他能让自己不必远离家人、朋友的行业。他们之所以从事造船、捕鱼等行业,其实是迫不得已,但这番迫不得已的选择,结果却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北美十三州独立后,英国所立的殖民地法令旋即废除,新英格兰人自此可以自由从事制造业,而且有一大片空白的领域供他们尽情施展。独立后没几年,该地区在不顾英格兰专利权的情况下,建造了第一批纺织厂;与其他地方的早期纺织厂不同,它们在经济上未遭到散布乡间之低阶、低工资织造工、纺纱工的竞争,在政治上也未遭到他们的反对。波士顿、普罗维登斯、纽黑文很快就拿下它们所辖腹地的工业市场,新英格兰地区的城市日益壮大,过程中却未涌进遭新工厂摧毁生计的大批乡村居民。

发展制造业之前就已打下的海外往来关系,协助确保了原材料来源和市场;贸易利润提供了创业资本;木工运用先前在造船厂习得的技术,仿制早期的工厂设备,成果不凡。在很短的时间内,新英格兰就在许多制造业上取得和英国相抗衡的地位。纽约因水力资源较少,发展落后于新英格兰,美国南方的发展更瞠乎其后。事后回头看,艰困天然环境和不得发展工业的禁令,乍看是“不利条件”,结果反倒拜这些不利条件的相互作用之赐,让新英格兰地区得以取得大局部重现早期工业革命的绝佳条件。

没什么人怀疑我们需要一个新型能源体系:新能源及与之相适的新型引擎。但仍有大量分歧的是:新能源应当是什么?我们需要以多快的速度转变?我们如何实现那一点——通过碳排放税?通过研究津贴?通过市场自身?我们是否也需要缩减能源使用?但基本的要求被广泛认可。因此,看一下早期的能源转型会让人变得清醒。哪怕一种新型体系在后见之明下看似明显优越,但各类人群都有各种理由不转变。他们可能自己有旧燃料的储备,所从事的工作依赖旧燃料,或者拥有切适于旧燃料的机器与技能。

或者他们可能看到了新体系的真实问题或想象出的问题,因此他们想在转变之前先解决这些问题。年——大约是煤炭在不列颠作为比木材更大宗的燃料已有二百年的时候——煤炭与木材都很丰富的美国从木材获得的能量仍旧是从煤炭所获能量的两倍多。然而一旦达到临界点,变化就会突发迅至:年,美国的煤炭能量领先木材能量的情况超过三比一。如果我们看看下一场尚未完成的转变——从煤炭到石油,那么引人注目的就是走向这种临界点的令人吃惊的道路。

从纯技术角度讲,石油比起煤炭有着巨大优越性。每一吨提供的能量值,石油是煤炭的两倍,因此所需要的补给燃料会少,存储空间会小(对轮船尤其重要)。因为石油是液态,可以用管道,所以用铁铲给一部引擎添加燃料的艰苦而又高热的工作就成为不必要。此外,液态燃料与固态燃料不同,能够用于内燃机,内燃机大约于年首次风行市场——正好是宾夕法尼亚打出第一眼商用油井一年以后。内燃机不仅比蒸汽机更有效率,个头也小得多,因此它们开辟了一组从汽车和摩托车到电锯的新用途,靠蒸汽不太可能或者说根本不可能有这些用法。

然而迟至年,只有墨西哥和苏联两个国家实现20%的商用能源来自石油;石油丰富且爱好汽车的美国是11%,工业化的西欧则低于5%。直到年,石油在不列颠的燃料消费中所占的份额都不到10%——尽管到年就跃升到50%。惰性为什么这么强?而它又是如何被克服的?地方性的古怪举动关系重大。人们真正希望从宾夕法尼亚第一口油井得到的是煤油:照明用的石油迅速取代了蜡烛与油烛,而且需求在全世界井喷。(年代关于一位美国煤油销售员的小说兼电影《用油点亮中国灯》几乎与赛珍珠的《大地》一样畅销。)

幸运的是,宾夕法尼亚的原油是轻原油,使得它的70%能被精炼为煤油;能成为润滑油的比例要稍微再高点。适合作燃料的较重部分,无法与附近大量出产的煤炭抗衡,所以它们被抽入大池塘并放火烧掉。世界上第二个油田,里海附近的巴库油田出产的石油,才能提炼出给引擎提供动力的燃料。俄国原油是重原油,因此超过70%只能被用作燃料。而巴库的森林被砍伐过度,距离煤炭供应地又有几百英里。于是发展出一个区域性燃油市场,受其半隔离状态保护,而也正是这一点诱使投资者与发明家们发展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燃油工业。

结语

路德维希·诺贝尔与罗伯特·诺贝尔(炸药发明者兼诺贝尔奖创立者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兄弟们)被一点小运气带到这个地区:他们建立了巴库的第一家现代精炼厂,设立世界上第一条油管,还引入其他发明创新,包括世界上第一辆石油罐车。几年之后(),当俄国对奥斯曼帝国的一场军事胜利使得巴库能通过铁路与北海连接后,曾经只着眼于一个区域市场的投资,现在投向巴库的尖端技术以打造一个新兴全球产业:它一度生产世界石油的50%。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